卓源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得体会 >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心得体会7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3-07-02 11:40:07 来源:网友投稿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心得体会第1篇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激励广大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日俱进,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师德师风形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心得体会7篇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心得体会 第1篇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激励广大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日俱进,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师德师风形象。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教师队伍的现象,我们组构了整改调查机构,有针对性开展了各项活动,对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全面认真的进行了自查自纠,其具体情况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切实提高教师思想素质。

学校经常组织教师广泛开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活动,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组织学习了《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精神,切实提高广大教师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让广大教师始终牢记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大力宣传了师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学习他们热爱祖国、关爱学生、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学习他们艰苦奋斗、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敬业精神。并在教师中,广泛开展警示教育,使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师德规范转化为教师的内在理念和自觉行动,在教育实践中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二、开展教育活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学校为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适时组织教师开展一些政治活动,如职师德报告会,模范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等。并以“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主题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大力倡导教师献身教育、与日俱进的职业道德素质。与此同时,还认真、全面、积极地召开各类会议及教师、学生、家长会议,征求他们对学校、教师、领导的意见和建设,针对群众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纠正、整改、提高自身素质。

三、建立激励机制,开展师德师风评议活动。

学校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了《教师职业道德考评细则》,明确了师德师风考核与评议的具体内容和办法,每学年对在岗教师进行一次师德师风全面考核评议,并将考核成绩记入教师师德师风档案。建立激励机制,实行奖惩制度,对师德师风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对师德师风败坏的教师进行严肃批评,对情节严重的,社会影响大的行为,学校决不手软,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四、规范从教行为,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学校根据《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结合本校实际,对教师的从教行为进行了规范,要求全体教师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教师一要做到“三热爱”: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
二要做到“三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要做到“六不准”:不准接受学生家长的礼品、礼金和吃请,不得要求学生家长为自己办私事;
不准侮辱体罚学生,不准私自向学生推销商品,不乱编、乱印、乱发学生资料,不准抹牌赌博,不准迟到早退,不准坐着上课。

五、建立完善监督机构,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学校为了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杜绝控制教育走向误区,切实把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建立了以校长王展雄为组长,邵焕样为副组长的监督管理机构和目标责任制,完善了各项依法管理制度,提高了依法治校的管理水平。学校从未发生过重大责任事故,也从来没有出现严重违法违纪的教师。学校管理目标明确,常规工作开展有序,确保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落到了实处。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心得体会 第2篇

职业道德是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是社会责任感的具体表现,它要求老师的职业理想--忠诚教育事业,教书育人;职业情感--热爱学生, 诲人不倦;职业规范--团结协作、为人师表。因此,作为一名人人民教师,面对跨世纪的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时刻对自己提出严格要求,积极参加职业道德学习,培养高尚道德情操。

首先,当我们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时,意味着我们的工作时间是无界限的。(1)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2)要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能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3)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注重身教,所以,教学工作中,我们应做好“等堂”、“管堂”、“活堂”,以保证学生既有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又能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

其次,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教育教学中,要妥善处理师生关系:(1)要给予学生特殊的关心和爱护(2)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因为体罚学生往往给学生的心灵留下伤痕,造成性格残暴,不服从教育,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教师法》,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不得对学生进行体罚或者侮辱人格的行为。(3)不得歧视学生,对于班级个别调皮、成绩差的学生,老师要积极进行帮教,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而不是有意进行歧视,造成学生退学。

再次,教师在育人的同时,不要忘了自身的继续学习,要知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所以,在教学之余,教师应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新的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己教育、教学和科研的水平。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在团结协作的基础上,共同努力,将自己的“光芒”照向每一位学生,发扬奉献精神,同时,应对学生充满希望,要做到“尊重与信任,有耐心和爱心”。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心得体会 第3篇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好的师德师风就是一本教科书,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教师职业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教师要做“人之楷模”。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作为教师的我通过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深刻体会到:师德贵在诚。师德是教师之魂,德成业则立,德劣业则垮,一名新时期教师的师德修养,应突出一个“诚”字。心诚则事成。

第一:要有精诚的敬业精神。

有人把教师的职业比作“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充分说明了教育工作的光辉和重要,所以每位教师从自己准备执教的那一天起,就应该像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第二:要有诚恳的治学态度。

一个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不仅要“专”,而且要“博”,要兴趣广泛,一专多能。自身要有比较高的文化修养,并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教书育人,不误人子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面有一层很重要的含义,就是教师如何把学生教好,这就是我们教师的业务能力,我们的教法。教而得法则事半功倍,教而无法则事倍功半。在世界已进入信息化的今天,我们不要再作井底之蛙,墨守成规。我们也不能以已经获取了较高学历而一叶障目,放松学习。否则我们将是“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中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在获取扎实专业知识的同时在教改、教法上下功夫。

第三:要有坦诚的博大胸怀。

作为教育者,应具有博大的胸怀和火热的心肠,善于尊重、理解、爱护我们的教育对象,以建立一种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新型师生关系。

第四:要有赤诚的无私爱心。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对学生充满爱心,与学生保持人格上的平等,关心学生的冷暖,体察学生的心理,让学生把自己当作一个可亲、可敬、可爱的人,能自觉自愿地向你诉说心中的喜与悲,喜欢上课,喜欢你组织的各种活动。这不仅能增强学生克服困难,增强改正错误的勇气和信心,并会对学生的智力、品德、个性的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

第五:要有“以校为家”的主人翁精神。

要有“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主人翁责任感,这是形成良好师德师风的思想基础。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与单位的荣辱、单位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才会时时、事事、处处从严要求自己,才不会犯错误,才会把自己的精力完全投入到你的事业中。提倡“以校为家”,就是要我们在单位树立节约意识,从点滴做起,把在家里养成的节约习惯在单位里发扬光大。只要我们每一个教职工都能“以校为家”,那我们就基本具备了较好的师德师风,那我们的学校将会更加兴旺发达。

第六:要多做贡献不贪名利。

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忠诚于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不怕吃苦,不计较名利。学校的新时代师德师风应与传统的标准揉在一起,即: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效果显著。平易近人就是要做到和蔼可亲,拉进与孩子和家长们的距离,让他们有信任感、放心感;
严中带慈就是要做到严与爱相辅相成,严中有爱、有理、有方、有度;
公平待人就是要做到在教学方法、教学态度上不偏私,要有平等、一视同仁的观念;
效果显著就是要做到工作方法恰当、质量高、效率快、有成果,从而在社会上树立我们学校全体教师高素质的良好形象。

总之,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既然选择了这一职业,就要爱我的职业,爱我的学生,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心尽责,以心换心,以爱博爱,倾我所有,去换取明天的桃李芬芳。加强师德修养即是社会赋予我们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们教师适应教育改革开放的必然需要。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心得体会 第4篇

这一学期,学校领导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请我校的王嘉鹏老师为我们大家进行了一次有关中日文化、教育方面比较的讲座。听完这次讲座我受益匪浅,下来以后我也上网看了很多有关中日教育比较方面的资料,现将我收集到的资料和自己的一点浅薄看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教育是决定一个现代国家和民族发展水平的最根本原因之一,这一点相信已经得到了历史的证明。作为国民教育的对比,大概可以分为体制、内容、目的以及对象等几个方面,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对其理解和实践都各不相同,因此呈现出的结果也有分别。比如同样被认为是儒家文化圈的中国与日本,在这方面的差别就相当明显。甚至可以说,中国与日本的教育政策、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教育理念的不同,正是导致两国近现代发展历程迥然不同的重要因素。直接地说,日本之所以总是能比中国先一步实现国力的腾飞,不论是明治时代还是二战之后,其教育优势的作用最不容忽视。

那么,中日教育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呢?很简单。中国的教育更具功利主义性质,而日本的教育则更强调人的素质提高。

俄国人梅契尼科夫在经过长年客居欧美的生活后,于1874年来日本教授外语,后来写有《回忆明治维新》。他在书中写到,日本的苦力、女佣、马夫等社会底层人民也常常拿着书看,尽管那些小册子多是通俗小说,但这样高的识字率还是令他吃惊。和西方国家的经验相比,他不吝称之为“异常”。类似的观感,其他明治时代来日的外国人也曾有过。事实上,在此前的1872年,日本就开始实施了义务教育制。

同时期的中国是何种状况呢?康有为估计,清末的童生大约为300万人,加上比此要少的秀才以上士人,则中国受过正规教育的文化阶层在四亿以上的总人口中,仍只能占据极少数。中国民众的绝大多数是文盲、半文盲,而日本即使贩夫走卒,也能够识字读书。以此来看,以国民当时的普遍文化水准比较,中国整体上不如日本。

一种观点认为,日本的明治维新之所以成功,是由于“后发优势”,这个“后发”相对中国而言,即日本文化发展水平不如中国,所以能更加轻易摆脱过去的负担。但日本国民总体教育水准的高于中国,无疑是针对上述说法的一个极好质疑。日本的文化水准优势,还体现在“兰学”的盛行。以西方科技文化为内容的兰学,在江户时代也一直蓬勃发展。兰学学者受到社会各界的尊敬,收入也较高。

另一方面,日本学者依田熹家在《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比较》中提到中国冯桂芬写于1860年的《采西学议》。冯桂芬称“习于夷者曰通事”,“皆市井佻达游闲,不齿乡里……其质鲁,其识浅,其心术又鄙……”依田宪家指出,中国的懂得西洋事物者与日本的同类人地位差别非常之大。这也正是魏源的《海国图制》在日本比在中国产生更大的轰动和影响的原因。(反驳所谓日本“后发”的又一个论据,《海国图制》在具有兰学基础的日本找到了它的.大批读者,而在中国,魏源只能慨叹自己过于超前。)为何会有如此差距?依田熹家认为,根源是中国有科举制,而日本没有。

科举制的内涵是什么?在于“学而优则仕”,教育和改变自己身份、地位的切身利益追求紧密相连。特别是到了明清两代,八股取士,更是将“学问”与仕途的关联标准化、制度化。这种功利目的极强的心态,是中国教育理念至今依旧的重大问题。著名的广告片《知识改变命运》,实际上继续宣传着同样的理念。知识的增长,固然可能带来命运的改变,但带着为了追求命运改变的迫切心情,与静下心来丰富提高自己素养的教育理念对比,前者无疑更容易出现偏差和失败。

北大祝总斌教授在《论八股文取士制不容忽视的一个历史作用》一文中,称道八股取士因降低了学问门槛(只要掌握《四书》为主的八股文写作),对于士人的数目从宋元的数十万人提高到明清的几百万人功不可没,因此中国的知识分子人数增加了,“文明程度得到相当大的提高,推动着历史的进展”。这是个似是而非的荒谬观点。前面已经提到了日本明治时代普及义务教育和中国八股取士的不同,八股取士人数纵然增长,仍然是一种精英意味十足的的少数人教育,远远不如普及性地提升民众整体文化水准。而士人人数的增长,和今天的大学扩招属于同等性质,仅有人数的增长,质量却出现下降。八股降低了门槛,但也培养出了众多范进式的“知识分子”。与日本相比,八股取士并没有带来一大批如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西乡隆盛、伊藤博文、福泽喻吉这样的人物。

祝文中写到清代侍郎彭玉麟的故事。彭家务农,但全家辛苦劳动,甚至雇人来代替他耕地,勉强供他读书,只为了要他考中秀才,“为宗族光宠”。祝文以为此例子说明了八股文“推动平民子弟读书应试,提高其文化素质”,但忽略了彭读书的前提是整个宗族、包括“伯叔父及诸昆弟”不得不放弃读书的权利。这种期望一个人应试及第来光宗耀祖,改变命运的做法,是功利主义教育理念的最好体现。

科举的最大特点,是通过教育,能够实现平民到仕宦阶层的飞跃,不管出身如何贫寒,只要考试过关,就可以博得“功名”。因此,科举在客观上缓和了社会内部的阶层矛盾,有助于大一统国家的政权稳定。这一点,已有很多学者专门论述。但仍有必要指出,祝文所说的八股取士带来“文明程度提高”和“历史进步”论点荒唐。明清是中国传统文明发展的下坡路阶段,八股取士是政府为了缓解社会内部越来越大的压力的重要手段,扩大人数的原因也在于此,正如今日之大学扩招,其目的并非在于兴办教育,只是为了拉动GDP增长假象。但是,科举的最大弊端,就在于将教育彻底功利化,使之更像是一种以回报率高低评价得失的投资。在旧话本小说中,表达类似观念的“格言”很多,最典型的,莫过于“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日本的情形则完全不同。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前的社会,一直采用着世袭和血统制,社会阶层分隔明显,也没有科举这样的制度能够将其打破。然而,在江户时代,幕府为缓解社会矛盾,鼓励并支持社会各界钻研学问的风尚,对文化的普及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农民也好,商人也好,下级武士也好,每个人都可以追求自己喜爱的知识,但即使掌握了知识,其身份也不可能改变。知识的唯一好处就是提高自己的能力,这可以说是日本人教育理念的核心。

从表面上看来,超越阶层隔阂的科举制似乎比日本的血统世袭制更加文明、科学,但判断一项历史制度的利弊,必须要把它和当时的现实环境结合起来分析。科举制度在唐宋和在明清的意义截然不同。八股取士确实具有合理性,却是维持一个老病文明苟延残喘的合理性,从文明需要新生的角度讲就成了不合理。日本的血统和世袭制不合理,激起下层社会的反弹变为变革的动力,就成了合理。

日本的教育理念缺少中国过于强烈的功利色彩,却在某种程度上更加接近儒家的原本思想。比如说孔子的有教无类,其真正内涵应该只是强调教育的普及性,不因受教育者的身份地位差异而有别,并没有从中选拔的意思。中国过去的教育制度虽然看起来是“无类”,贫民也有中举当官的机会,可这个“出人头地”的结果正好是对“无类”的破坏。至于今天的中国教育,则连表面上的有教无类也难以做到了。

前面提及的日本的阶层分隔,使得社会各阶层学习知识也都以本阶层实用、常用的优先。农民自然关注农学,商人则琢磨促进商品的销量,工匠揣摩技术改良……中国的《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作品都曾在日本倍受重视。这个优良传统至今在日本仍然得到了保持,特别是那些人数庞大的毕业于专业学校、甚至依靠自学的熟练技工,成为日本国力两次腾飞的最核心动力。而中国方面,科举的功利性质使得民众产生狭隘的心态,只把应试的知识当作学问,别的则不受重视,甚至把“没用”的学术就不当作学术。特别是八股取士,更是将士人的精力限制于有限的典籍之中,虽穷经皓首却脱离实际。今天,中国应试教育尤其发展到了畸形的地步,其“重点学校”制度赤裸裸体现出“为了中举的选拔”(依田熹家语)的明确目的,由此产生了“对不优秀者没必要进行充分教育”的错误后果。对比一下中国的职业技术学校,就可以看出问题的严重性。那里与其说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劳动者,不如说是丧失了充分教育权利的年轻人的收容所。

在学习的目的上,依田熹家听到很多日本农民说,教育“对于提高常识是必要的”,这点和中国人“从单纯的日常需要出发”大不相同。在没有功利目的的前提下,教育更多的是为了提高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外语教育在中日两国的状况最能够说明问题。中国的外语教育是和应试、升迁、评定职称等一系列功利目的相连的,有些时候竟然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日本则更注重外语教育对于个人素质的裨益,虽然也有一些资格考试,但仅限于有必要的相关人士。最值得深思的例子,是日本的业余外语学校NOVA和中国的“同行”新东方。后者把应试型外语教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而前者的学员是社会各界对某种外语感兴趣的男女老少;
后者的终极梦想是能够轻松应对外国的偏狭的语言测试,前者的宣传材料上写着最高目标是“不用字幕看懂外国电影”。然而,NOVA是东证大型上市企业,2003年外语教育产业营业额达到615亿日元,整个日本的业余外语教育产业营业额竟达1233亿日元。这个数字清楚表明了日本人对素质教育的持久热情。目前,日本正在进行的是推进“终身教育”。在老龄化的趋势下,以退休老人为教育对象的各种产业前景看好。退休老人的学习热情,当然没有什么选拔和目的,但这种素质教育的完善,足以令中国人汗颜。

一种功利当先的教育理念,一种素养至上的教育理念,其分歧表现林林总总,每一种都恰好是中国的弱点和日本的长处。中国人有必要向日本学习,首先应学习的就是教育。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心得体会 第5篇

在20xx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我校以教书育人为核心,努力建立良好工作机制,大力创新师德建设,取得显著的成效。

我校以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严谨治学为主要内容;
以查摆问题、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为抓手;
切实解决师德师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使全体教职工在增强意识、关爱学生、服务育人等方面有所提高。现对我校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作以下阶段性工作小结: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认真领会这次师德师风自查自纠活动的重要指示精神,明白这是新形势下推进教育良好风气的必要手段,是促进依法执教、文明施教、创满意教育的重要保证。是教师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风学识上适应时代要求担负起培养二十一世纪新人的历史使命。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我校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把抓好师德师风创建活动作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推进依法行政,从严治教,维护教育形象,创建文明行业,改善和优化教育发展环境的重大举措来抓。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工作机制,按“谁主管,谁负责”和“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原则,实施师德师风建设责任制。经过行政班子和全体教职工大会反复研究决定,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务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和各班主任为组员的师德师风工作领导小组,做到“一把手挂帅亲自抓,副职领导具体抓”,把责任目标落实到各有关岗位及责任人;
并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师德师风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具体的实施步骤及工作措施。同时,为推进各项工作措施的具体实施,按计划落实好每一项工作。

三、高度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树立为人师表良好形象。

教师队伍建设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关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师修养,立德为本”。几年来,我们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造就和形成了一支叫得响,过得硬的教职工队伍。我们要求全校教师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为人师表形象。

具体做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热爱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是以身作则,作为一名教师,要“衣着定位”,让学生无时无刻受到审美教育。

三是自觉修身养性,淡泊名利,以德服人,以德立教,要不断塑造鲜活、生动的人格魅力;

四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创设有效载体,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

为了结合市文教局“师德师风集中整顿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我们积极为教师创设有效载体。根据我校师德师风建设活动计划,开展了丰富的整治活动,通过活动,每位教师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组织每个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了《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五条禁令”、“十要十不准”等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从思想上明确作为一名教师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比照《规范》中的八条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并开展互学互比和写自我剖析材料,逐步提高自己的认识。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学习师德标兵”一系列活动,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人和事,鞭策激励自己。五、建立考评机制和奖惩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一是自评,达到自我认识、自我鞭策的目的;

二是互评,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形成合力;

三是学生评,召开学生座谈会;

四是党政、社会个界及家长评,最后做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

五是学校评。奖优罚劣,弘扬正气,在操作中重奖励,轻惩罚,增强工作透明度,充分调动教师工作进取精神。

五、师德师风建设结硕果。

经过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结出可喜的成果:教育教学、平安创建、后勤社会化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得到当地干群、家长及主管部门的良好评价。同时又涌现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爱生如子,舍小家、为大家,教书育人、刻苦钻研,精通业务等优秀典型事迹。如行政领导工作兢兢业业、主动积极、创新实干、不计得失;
老同志工作积极、带病工作;
年轻同志务真求实、干一项工作取一项成绩;
班主任管理服务学生到位、班风学风转变提高,在新近典型的带动下,全校教职工呈现出你追我赶、争创一流工作业绩、树行业新风的良好局面。

社会各界对我校师德师风建设都给予极高的评价,在每年郑州市教育局组织的行风评议活动中,家长对我校的满意度都高达百分之百。多名学生家长在网站留言,表达对我校教师的感谢和敬佩之意,三一班学生高尚的家长和曾书写长达数千字的致学校教师的一封公开信,表达对教师的感激和赞扬之情!(留言和来信附后)

新世纪做好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做到锲而不舍、坚定不移、坚持不懈,相信只要扎实工作,务求实效,我们聚源路小学的明天会更美好!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心得体会 第6篇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好的师德师风就是一本教科书,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教师职业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教师要做“人之楷模”。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作为教师的我通过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深刻体会到:师德贵在诚。师德是教师之魂,德成业则立,德劣业则垮,一名新时期教师的师德修养,应突出一个“诚”字。心诚则事成。

第一:要有精诚的敬业精神。

有人把教师的职业比作“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充分说明了教育工作的光辉和重要,所以每位教师从自己准备执教的那一天起,就应该像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第二:要有诚恳的治学态度。

一个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不仅要“专”,而且要“博”,要兴趣广泛,一专多能。自身要有比较高的文化修养,并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教书育人,不误人子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面有一层很重要的含义,就是教师如何把学生教好,这就是我们教师的业务能力,我们的教法。教而得法则事半功倍,教而无法则事倍功半。在世界已进入信息化的今天,我们不要再作井底之蛙,墨守成规。我们也不能以已经获取了较高学历而一叶障目,放松学习。否则我们将是“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中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在获取扎实专业知识的同时在教改、教法上下功夫。

第三:要有坦诚的博大胸怀。

作为教育者,应具有博大的胸怀和火热的心肠,善于尊重、理解、爱护我们的教育对象,以建立一种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新型师生关系。

第四:要有赤诚的无私爱心。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对学生充满爱心,与学生保持人格上的平等,关心学生的冷暖,体察学生的心理,让学生把自己当作一个可亲、可敬、可爱的人,能自觉自愿地向你诉说心中的喜与悲,喜欢上课,喜欢你组织的各种活动。这不仅能增强学生克服困难,增强改正错误的勇气和信心,并会对学生的智力、品德、个性的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

第五:要有“以校为家”的主人翁精神。

要有“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主人翁责任感,这是形成良好师德师风的思想基础。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与单位的荣辱、单位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才会时时、事事、处处从严要求自己,才不会犯错误,才会把自己的精力完全投入到你的事业中。提倡“以校为家”,就是要我们在单位树立节约意识,从点滴做起,把在家里养成的节约习惯在单位里发扬光大。只要我们每一个教职工都能“以校为家”,那我们就基本具备了较好的师德师风,那我们的学校将会更加兴旺发达。

第六:要多做贡献不贪名利。

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忠诚于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不怕吃苦,不计较名利。学校的新时代师德师风应与传统的标准揉在一起,即: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效果显著。平易近人就是要做到和蔼可亲,拉进与孩子和家长们的距离,让他们有信任感、放心感;严中带慈就是要做到严与爱相辅相成,严中有爱、有理、有方、有度;公平待人就是要做到在教学方法、教学态度上不偏私,要有平等、一视同仁的观念;效果显著就是要做到工作方法恰当、质量高、效率快、有成果,从而在社会上树立我们学校全体教师高素质的良好形象。

总之,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既然选择了这一职业,就要爱我的职业,爱我的学生,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心尽责,以心换心,以爱博爱,倾我所有,去换取明天的桃李芬芳。加强师德修养即是社会赋予我们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们教师适应教育改革开放的必然需要。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心得体会 第7篇

这一学期,学校领导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请我校的王嘉鹏老师为我们大家进行了一次有关中日文化、教育方面比较的讲座。听完这次讲座我受益匪浅,下来以后我也上网看了很多有关中日教育比较方面的资料,现将我收集到的资料和自己的一点浅薄看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教育是决定一个现代国家和民族发展水平的最根本原因之一,这一点相信已经得到了历史的证明。作为国民教育的对比,大概可以分为体制、内容、目的以及对象等几个方面,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对其理解和实践都各不相同,因此呈现出的结果也有分别。比如同样被认为是儒家文化圈的中国与日本,在这方面的差别就相当明显。甚至可以说,中国与日本的教育政策、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教育理念的不同,正是导致两国近现代发展历程迥然不同的重要因素。直接地说,日本之所以总是能比中国先一步实现国力的腾飞,不论是明治时代还是二战之后,其教育优势的作用最不容忽视。

那么,中日教育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呢?很简单。中国的教育更具功利主义性质,而日本的教育则更强调人的素质提高。

俄国人梅契尼科夫在经过长年客居欧美的生活后,于1874年来日本教授外语,后来写有《回忆明治维新》。他在书中写到,日本的苦力、女佣、马夫等社会底层人民也常常拿着书看,尽管那些小册子多是通俗小说,但这样高的识字率还是令他吃惊。和西方国家的经验相比,他不吝称之为“异常”。类似的观感,其他明治时代来日的外国人也曾有过。事实上,在此前的1872年,日本就开始实施了义务教育制。

同时期的中国是何种状况呢?康有为估计,清末的童生大约为300万人,加上比此要少的秀才以上士人,则中国受过正规教育的文化阶层在四亿以上的总人口中,仍只能占据极少数。中国民众的绝大多数是文盲、半文盲,而日本即使贩夫走卒,也能够识字读书。以此来看,以国民当时的普遍文化水准比较,中国整体上不如日本。

一种观点认为,日本的明治维新之所以成功,是由于“后发优势”,这个“后发”相对中国而言,即日本文化发展水平不如中国,所以能更加轻易摆脱过去的负担。但日本国民总体教育水准的高于中国,无疑是针对上述说法的一个极好质疑。日本的文化水准优势,还体现在“兰学”的盛行。以西方科技文化为内容的兰学,在江户时代也一直蓬勃发展。兰学学者受到社会各界的尊敬,收入也较高。

另一方面,日本学者依田熹家在《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比较》中提到中国冯桂芬写于1860年的《采西学议》。冯桂芬称“习于夷者曰通事”,“皆市井佻达游闲,不齿乡里……其质鲁,其识浅,其心术又鄙……”依田宪家指出,中国的懂得西洋事物者与日本的同类人地位差别非常之大。这也正是魏源的《海国图制》在日本比在中国产生更大的轰动和影响的原因。(反驳所谓日本“后发”的又一个论据,《海国图制》在具有兰学基础的日本找到了它的大批读者,而在中国,魏源只能慨叹自己过于超前。)为何会有如此差距?依田熹家认为,根源是中国有科举制,而日本没有。

科举制的内涵是什么?在于“学而优则仕”,教育和改变自己身份、地位的切身利益追求紧密相连。特别是到了明清两代,八股取士,更是将“学问”与仕途的"关联标准化、制度化。这种功利目的极强的心态,是中国教育理念至今依旧的重大问题。著名的广告片《知识改变命运》,实际上继续宣传着同样的理念。知识的增长,固然可能带来命运的改变,但带着为了追求命运改变的迫切心情,与静下心来丰富提高自己素养的教育理念对比,前者无疑更容易出现偏差和失败。

北大祝总斌教授在《论八股文取士制不容忽视的一个历史作用》一文中,称道八股取士因降低了学问门槛(只要掌握《四书》为主的八股文写作),对于士人的数目从宋元的数十万人提高到明清的几百万人功不可没,因此中国的知识分子人数增加了,“文明程度得到相当大的提高,推动着历史的进展”。这是个似是而非的荒谬观点。前面已经提到了日本明治时代普及义务教育和中国八股取士的不同,八股取士人数纵然增长,仍然是一种精英意味十足的的少数人教育,远远不如普及性地提升民众整体文化水准。而士人人数的增长,和今天的大学扩招属于同等性质,仅有人数的增长,质量却出现下降。八股降低了门槛,但也培养出了众多范进式的“知识分子”。与日本相比,八股取士并没有带来一大批如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西乡隆盛、伊藤博文、福泽喻吉这样的人物

文中写到清代侍郎彭玉麟的故事。彭家务农,但全家辛苦劳动,甚至雇人来代替他耕地,勉强供他读书,只为了要他考中秀才,“为宗族光宠”。祝文以为此例子说明了八股文“推动平民子弟读书应试,提高其文化素质”,但忽略了彭读书的前提是整个宗族、包括“伯叔父及诸昆弟”不得不放弃读书的权利。这种期望一个人应试及第来光宗耀祖,改变命运的做法,是功利主义教育理念的最好体现。

科举的最大特点,是通过教育,能够实现平民到仕宦阶层的飞跃,不管出身如何贫寒,只要考试过关,就可以博得“功名”。因此,科举在客观上缓和了社会内部的阶层矛盾,有助于大一统国家的政权稳定。这一点,已有很多学者专门论述。但仍有必要指出,祝文所说的八股取士带来“文明程度提高”和“历史进步”论点荒唐。明清是中国传统文明发展的下坡路阶段,八股取士是政府为了缓解社会内部越来越大的压力的重要手段,扩大人数的原因也在于此,正如今日之大学扩招,其目的并非在于兴办教育,只是为了拉动GDP增长假象。但是,科举的最大弊端,就在于将教育彻底功利化,使之更像是一种以回报率高低评价得失的投资。在旧话本小说中,表达类似观念的“格言”很多,最典型的,莫过于“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日本的情形则完全不同。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前的社会,一直采用着世袭和血统制,社会阶层分隔明显,也没有科举这样的制度能够将其打破。然而,在江户时代,幕府为缓解社会矛盾,鼓励并支持社会各界钻研学问的风尚,对文化的普及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农民也好,商人也好,下级武士也好,每个人都可以追求自己喜爱的知识,但即使掌握了知识,其身份也不可能改变。知识的唯一好处就是提高自己的能力,这可以说是日本人教育理念的核心。

从表面上看来,超越阶层隔阂的科举制似乎比日本的血统世袭制更加文明、科学,但判断一项历史制度的利弊,必须要把它和当时的现实环境结合起来分析。科举制度在唐宋和在明清的意义截然不同。八股取士确实具有合理性,却是维持一个老病文明苟延残喘的合理性,从文明需要新生的角度讲就成了不合理。日本的血统和世袭制不合理,激起下层社会的反弹变为变革的动力,就成了合理。

日本的教育理念缺少中国过于强烈的功利色彩,却在某种程度上更加接近儒家的原本思想。比如说孔子的有教无类,其真正内涵应该只是强调教育的普及性,不因受教育者的身份地位差异而有别,并没有从中选拔的意思。中国过去的教育制度虽然看起来是“无类”,贫民也有中举当官的机会,可这个“出人头地”的结果正好是对“无类”的破坏。至于今天的中国教育,则连表面上的有教无类也难以做到了。

前面提及的日本的阶层分隔,使得社会各阶层学习知识也都以本阶层实用、常用的优先。农民自然关注农学,商人则琢磨促进商品的销量,工匠揣摩技术改良……中国的《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作品都曾在日本倍受重视。这个优良传统至今在日本仍然得到了保持,特别是那些人数庞大的毕业于专业学校、甚至依靠自学的熟练技工,成为日本国力两次腾飞的最核心动力。而中国方面,科举的功利性质使得民众产生狭隘的心态,只把应试的知识当作学问,别的则不受重视,甚至把“没用”的学术就不当作学术。特别是八股取士,更是将士人的精力限制于有限的典籍之中,虽穷经皓首却脱离实际。今天,中国应试教育尤其发展到了畸形的地步,其“重点学校”制度赤裸裸体现出“为了中举的选拔”(依田熹家语)的明确目的,由此产生了“对不优秀者没必要进行充分教育”的错误后果。对比一下中国的职业技术学校,就可以看出问题的严重性。那里与其说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劳动者,不如说是丧失了充分教育权利的年轻人的收容所。

在学习的目的上,依田熹家听到很多日本农民说,教育“对于提高常识是必要的”,这点和中国人“从单纯的日常需要出发”大不相同。在没有功利目的的前提下,教育更多的是为了提高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外语教育在中日两国的状况最能够说明问题。中国的外语教育是和应试、升迁、评定职称等一系列功利目的相连的,有些时候竟然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日本则更注重外语教育对于个人素质的裨益,虽然也有一些资格考试,但仅限于有必要的相关人士。最值得深思的例子,是日本的业余外语学校NOVA和中国的“同行”新东方。后者把应试型外语教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而前者的学员是社会各界对某种外语感兴趣的男女老少;
后者的终极梦想是能够轻松应对外国的偏狭的语言测试,前者的宣传材料上写着最高目标是“不用字幕看懂外国电影”。然而,NOVA是东证大型上市企业,2003年外语教育产业营业额达到615亿日元,整个日本的业余外语教育产业营业额竟达1233亿日元。这个数字清楚表明了日本人对素质教育的持久热情。目前,日本正在进行的是推进“终身教育”。在老龄化的趋势下,以退休老人为教育对象的各种产业前景看好。退休老人的学习热情,当然没有什么选拔和目的,但这种素质教育的完善,足以令中国人汗颜。

一种功利当先的教育理念,一种素养至上的教育理念,其分歧表现林林总总,每一种都恰好是中国的弱点和日本的长处。中国人有必要向日本学习,首先应学习的就是教育。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教师 职业道德建设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心得体会7篇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心得体会(推荐7篇)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心得体会

相关文章:

Top